深圳大鹏湾海域出现“蓝眼泪”现象
发布时间:2022-04-15作者:佚名 来源: 自然资源部
近日,深圳大鹏湾海域出现“蓝眼泪”现象:夜晚,海浪发出幽幽的蓝色荧光,仿佛繁星坠入大海。
“蓝眼泪”的本质是一类海洋生物发光现象,能够引发“蓝眼泪”的浮游生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洋微藻夜光藻,另一种是甲壳纲无脊椎动物海萤。
日前,深圳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技术人员前往“蓝眼泪”现象发生的海域,采集海水样品,开展分析工作。在光学显微镜下,“蓝眼泪”现象的诱因现出原形——夜光藻。
据介绍,夜光藻的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发光颗粒——拟脂蛋白。这种蛋白白天呈粉红色,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发光颗粒收缩触发“变色”技能,在晚上呈现淡蓝色的荧光。夜光藻用触手捕食硅藻、绿藻、细菌甚至鱼卵等食物,在细胞内形成食物泡来消化,从而获取动物性营养。
根据《赤潮监测技术规程》,夜光藻赤潮基准浓度为(0.3~1.0)× 10 4 个/升,当海域水体夜光藻浓度超过赤潮基准浓度时,暴发赤潮。经技术人员鉴定,深圳大鹏湾海此次“蓝眼泪”出现海域夜光藻浓度为9.0×10 5 个/升,超过赤潮基准浓度。
据介绍,夜光藻本身不含赤潮毒素,一般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危害。但大量夜光藻聚集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一定影响,危害海洋生态环境。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hy/202204/t20220413_27331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海洋生态修复国家标准开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