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中农时代-土地呼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观察 >

通州潞城千亩冬小麦收割 此前曾是腾退闲置地

发布时间:2022-06-23作者:佚名     来源: 北京市农村农业局

  

  6月17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通州区武窑桥西侧近两百亩冬小麦正在进行收割。据潞城镇集体林场负责人岳天敬告诉新京报记者,这片麦田此前曾是长满荒草的闲置地和废弃的厂房。

  

  6月17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通州区武窑桥西侧近两百亩冬小麦正在进行收割。

  岳天敬介绍,2021年9月,林场工人在这两百亩修复平整好的土地上种上绿油油的小麦苗,原本的裸露黄土被抽出嫩苗的冬小麦所取代,而像这样荒地变麦田的裸露土地,潞城镇共有千余亩。

  “种上花卉虽然能治扬尘,也很好看,但冬季养护困难且成本过高;如果撒草籽的话,只能起到治理扬尘的作用,却没有附加的经济价值。”岳天敬称,潞城镇集体林场的工作人员经过集中研讨、实地研究,最终在近千亩裸地上种植上冬小麦,不仅可以起到治理扬尘、绿化环境、覆盖裸地的生态功能,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收割机在麦田中驰骋。

  从通州区潞城镇了解到,2021年潞城镇在创建“无违建乡镇”的过程中,陆续腾退出一千余亩地,这些裸露的土地如何治理成了一个大难题。如今,种下的冬小麦已从嫩绿变成金黄,总年产量预计在25万斤左右。“腾退土地改种小麦,土壤的条件不及长期农耕土地,外加晚播等条件影响,首年小麦产量或没有预期高,但后续随着土壤条件的改善,小麦会逐步增产。”岳天敬表示,这些收获的小麦一部分会以补贴等形式发给林场工作的村民,其余的则会变现,用于后续其余裸地的治理与生态修复。

  

  潞城镇集体林场工作人员查看小麦长势。

  小麦收割后,千亩麦田将根据土地状况种上玉米、花卉、藜麦等不同作物,提升镇域内的生态环境。微小地块,临村临街地块种植花卉,达到美化环境、抑制扬尘的作用;较为偏僻的大型地块则种植玉米,生物覆盖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而肥力较强、环境较好的地块则会种植藜麦,打造“潞城麦田logo”景观,塑造网红打卡地,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325862600/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土地呼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