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划定海底电缆管道分级分类保护区
发布时间:2023-03-04作者:佚名 来源: "自然资源部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完成浙江省海底电缆管道分级分类保护区划定。这也是国内首次在省域范围内开展这项工作。
此前,海洋二所工程地质团队开展了浙江省废弃海底电缆管道调查、处置及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范围划定的相关工作,摸清了浙江省海底电缆管道的服役情况。
规划选址、废弃处置、管线保护是海底电缆管道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海洋二所工程地质团队技术支撑完成的《浙江省海底路由“十四五”规划》发布并实施后社会效应显著。为打通海底电缆管道管理的环节,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对浙江全省海底电缆管道的废弃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形成了数据库,摸清各类海底电缆管道的废弃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废弃处置方案。
浙江省近岸海洋开发活动密集,该区域影响管线安全的因素多。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浙江海域地形地貌和开发利用情况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细化、延伸,为海底电缆管道设置了近岸保护区、近海保护区和远海保护区三种类型,对于多条管线并列铺设形成廊道的,提出了综合保护区的概念。同时,结合保护区内管线类型和保护区的规模,将保护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并根据管线离岸的距离制定了分段保护措施,有效提升了管线保护的针对性。
海底电缆管道废弃调查、处置工作可以优化海域空间资源配置,实现有机更新。海底电缆管道保护区划定工作将海底电缆管道的保护范围具体化、空间化、合理化,配套制定的保护建议也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海底管线保护意识,保障海底管线的安全。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hy/202302/t20230224_27767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福建宁德推进和美海岛创建
下一篇:无居民海岛生态评估指南启动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