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自然资源局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挖潜盘活更多后备土地资源
发布时间:2024-09-25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针对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空心村”宅基地闲置、零星破碎不便耕种地块无法有效利用等问题,包头市各旗县区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一创新手段,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综合运用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工具,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实现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改善生态环境三重目标。
整理盘活农村零星、闲置土地。通过统筹实施农用地集中连片整治,对农村地区零星、破碎、散乱、配套设施不完善、不便耕种的地块进行调整,实现布局优化。通过整理盘活农村零散、闲置、低效建设用地,为保障农民合理居住需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用地支撑。
持续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进一步摸清盐碱地等未利用地、低效闲置建设用地以及适宜恢复为优质耕地的园地、林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的底数,依据国家、自治区政策统筹作为补充耕地来源,力争在市域范围内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摆脱购买易地补耕指标的现状。
有序组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相结合,推动后备土地资源盘活再利用,同时,根据农牧部门“空心村”整治项目计划安排,与“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协同推进,通过整治新产生补充耕地指标,优先满足县域自行平衡需要。2024年,指导协助固阳县加快实施9个项目,力争实现复垦土地2.83万亩,同时,对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尽快对达茂旗巴音敖包苏木项目组织审查论证,推动复垦土地0.14万亩。
深入推进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继续深化九原区、达茂旗作为试点地区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加快推动九原区1宗、达茂旗17宗用地入市。同时,总结试点经验,提炼可复制、易推广的模式和做法,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原文链接:https://zrzy.nmg.gov.cn/xwdt/msdt/202409/t20240920_25780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