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番薯 香甜美味
发布时间:2024-11-30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眼下,正是番薯收获的季节。在浦北县白石水镇那回村委塘梨根村的田间地头,各家各户都在番薯地里割去番薯藤、挖番薯、去泥装畚箕,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村干部告诉笔者,塘梨根村的田地处于巍巍通天岭下,在8—11月,番薯生长期的昼夜温差要比其他地方高,所以种出来的番薯特别香甜,加上当地的黑土很适合种番薯,村民使用农家肥种植,每天还用从通天岭上引来的山泉水浇灌番薯,能够好好保障番薯的质量。
村民宁章华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塘梨根村,几百年前村里就开始种植番薯,他的生活也和番薯拧在了一起,成了他和老伴生活中的一部分。宁章华说,种番薯并不是一件能着急的事情。暮春四月,将头一年留作种子的番薯埋到地里,一个月之后就能育出新苗了。找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把新苗收割下来插种到松过的土里,大约45天就能长出第一波番薯茎块,不过讲究的宁章华并不会留恋这波收成。一般的番薯单个0.5公斤左右就算是大的了,但按照他的标准来看,还远远不够。曾经跟着有名的“番薯大王”学过技术的他,将单个番薯的目标定在1公斤以上,而要达到这样的分量,就要像养娃娃一样,让番薯好好在地下“吃够”养分。
夏去秋来,寒露过后,空气中的凉意渐渐变得浓重起来,塘梨根村的气温比城市更低上几度。宁章华准备好了铁铲、畚箕,便投入了工作中……经过几个月的料理照顾,现在是把这些“娃娃”们叫醒的最好时节。天气凉下来,要是下了霜就会冻坏番薯,因此收割的过程要在一个月里完成。宁章华夫妻俩凭着娴熟的手法,将番薯一个个挖离孕育了它们5个月的大地的怀抱。
塘梨根村的番薯口味劲道软糯,是镇内外的饭店、酒楼里的常备食材。每年深秋有镇内外的人不辞辛苦特地开车来到塘梨根村购买。把整个番薯放入锅里注水烧煮,煮得烂熟通红,形如枣,甜如蜜,人们称之为“番薯枣”。用菜刀切片,放到竹匾上,烈日下晒到八成干,软硬适度,甘甜可口,嚼劲十足,回味无穷。
番薯还可以深度加工成其他食品。把番薯洗净粉碎,清水洗涤过滤,去除薯渣和杂质,再经过多次的搅拌、沉淀,晾晒之后即成干淀粉。食用时,把干淀粉加水搅拌,舀一勺子,倒入热油锅里,片刻之后翻一面受热,即成番薯粉饼,可直接食用。如把番薯粉饼切成条状,加入其他食材和调料,就成了番薯粉条,犹如泥鳅滑溜,大家都亲切地称其为“番薯粉溜溜”。
从暮春到深秋,从播种育苗到制成各种香甜可口的美味番薯食品,宁章华夫妻俩和村里的其他村民不急不躁。大半年的时间和番薯的互动,也为他们带来了经得起岁月珍藏的美味。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193447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