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农村文化乐土 助推乡村治理步伐----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杨家堡村以文化促治理的典型经验
发布时间:2024-11-30作者:佚名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摘要:杨家堡村位于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近年来,杨家堡村立足实际,深入挖掘自身特色,全力聚焦乡村文化培育。通过精心搭建文化平台,大力发展民俗二人台,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成功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民风,培育文明乡风。如今,杨家堡村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以文化促进乡村治理之路,成果斐然,乡村风貌焕然一新。
一、基本情况
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杨家堡村,原名“杨家堡子”。相传在宋朝时,杨六郎北征曾在此安营扎寨,并修建城墙,而后逐渐形成村落,故而得名杨家堡村。村庄占地面积6.1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16户554人,其中常住人口331人。
2017年,杨家堡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2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成为第一批自治区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杨家堡村始终聚焦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成果斐然,实现了监控、街道路灯的全覆盖,为村民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和便利条件。新建的自来水水源泵房和修筑的地下排污管道,让全村实现了上下水入户,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村容村貌也在持续优化,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同时,杨家堡村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制定并完善村规民约,积极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评选树立活动。街头巷尾墙体壁画上的精妙涂鸦,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传递着文明新风,使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极为浓厚。大家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处处展现出和谐团结的生动景象。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成效
近年来,杨家堡村在提升文化活动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共促发展。杨家堡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培育健康民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与党支部堡垒作用,于村内营造出和谐文明的良好村情风貌,大幅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大力推行“党支部+”模式,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通过开办大妈读书会、举办道德讲堂、开展百姓故事会、进行道德模范和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治理持续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近年来,杨家堡村先后评选出“优秀党员”5名、“美丽庭院”8户、“好村民”3名、“好婆媳”4名、“好妯娌”6名、“好邻里”2名、“好夫妻”6名。借由身边人讲述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活动,激励村民以模范为标杆,学习争当模范、踊跃争做典型;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注重家庭教育,培育优良家风,共同塑造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乡风。
二是注重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修建了200平米的特色乡村文化大舞台,集群众演出、文化宣传、体育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村民展示才艺、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设置了运动之家、舞蹈之家、书画之家等十几个活动室,进一步完善村内的服务配套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空间。
三是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艺美文明村”的目标引领下,分类推进人美、村美、艺美、愿美建设。在人美方面,高度重视抓好传承优良家风、树立文明乡风、弘扬志愿精神。通过组建道德评议会,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和“杨家堡好人”等,弘扬了社会正气和文明新风。在村美方面,扎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道路、饮水、住房和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的村庄环境。在艺美方面,紧紧抓住公共文化设施进镇入村的契机,配备各类乐器,成立多支文艺队伍,开展频繁的演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愿美方面,随着基础条件的不断完善,有效激发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是着力提升农村文艺水平。鼓励村民积极学习传统艺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通过精心编排,使节目更具内涵、更接地气,不仅能够凝心聚力、传经送宝,还有效减少了不良现象,促进了邻里关系和谐融洽。积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二人台非物质文化传习教育基地,不断提高演艺艺术水平,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五是努力树立时代文明乡风。大力扶持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村内的真人真事编成戏曲,有效促进了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稳步推动文明实践,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志愿服务队。通过戏曲培训、文化走基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优秀文化、传递党的声音,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精神面貌和乡村治理水平。为方便村民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解决各类矛盾纠纷,2022年7月,成立“圆桌议事会”,用于会议协商、矛盾调解、文艺创作等事项,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村民对圆桌会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其他事项也愿意拿到圆桌上来共同商讨和推进。2022年9月,杨家堡村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创新拓展了“圆桌会”议事工作法,将化矛盾、调纠纷、填词谱曲文艺创作、理论学习宣讲、“红白”事宴家庭协商等都纳入“圆桌议事会”。“圆桌会”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了承载杨家堡村喜乐祥和幸福生活的重要平台。
三、下一步工作
展望未来,杨家堡村有着清晰明确的打造计划。将持续提升“一约四会”的效能,充分发挥“圆桌议事会”的作用。定期组织“群众说事”“民情恳谈”“妇女议事”等活动,全力化解婚恋、矛盾纠纷等问题。借平等协商议事汇聚群众智慧,促进移风易俗,排查化解矛盾,切实激发村民自治的活力。志愿服务队将紧密围绕鲜活典型事例,编创快板书并进行演绎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组建村歌宣传队,教导村民学唱《人人都说杨家堡好》,持续改编地方传统戏剧《古镇新风唱文明》、快板《文明赞》,不断推动村风民风朝着善与好的方向持续发展。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hhht/202411/t20241121_26126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