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中农时代-土地呼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乡:小小粉条鼓起群众“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4-12-10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时下,走进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乡板岭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悬挂着晶莹剔透的手工红薯粉条,成为冬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令人赏心悦目。

  

  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乡板岭村村民正在晾晒红薯粉。

  寒风虽有几分刺骨,却阻挡不了村民们劳动的热情。大家各司其职,手法娴熟地进行着清洗、削皮、打浆、过滤、沉淀、起淀粉、蒸粉、晒粉等十多道工序,生产现场忙碌而有序。

  “我们的粉条纯天然、无添加剂,原材料主要是当地村民自己种的紫薯,口感绵密软糯、爽滑筋道,粉条根本不够卖。尤其过年期间,邻里乡亲纷纷到家门口订购,一斤能卖到20元左右,每年可增收2万元以上。”制作红薯粉条30余年的板岭村村民卢翠西说。

  

  板岭乡板岭村村民正在称重、打包红薯粉条。

  一方水土养一方“特”产,板岭乡板岭村一直有制作手工红薯粉条的传统。据了解,该乡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依托传统手工技艺,鼓励村民利用闲置的庭院发展经济,建立红薯粉条加工作坊,积极践行“村党组织+家庭作坊+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吸纳村民抱团式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着力在育品种、强主体、延链条、创品牌上下功夫,以消费帮扶、直播带货等销售模式帮助村民“闯市场”,基本形成“一户一策、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不断为实现乡村振兴创造新的“薯”光。截至当前,该乡现有闲散农户作坊75户,统筹资金补助红薯种植达5万元。

  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产业振兴前景可期。下一步,板岭乡将充分发挥以奖代补政策激发产业动能,按照“抓党建、强组织、兴产业、共发展”的思路,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核心,进一步推动种植规模化、产品绿色化,持续延伸壮大红薯产业链,实现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运作,把红薯产业做成富民大产业、甜蜜新事业,切实增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感,让“丰收季”成为“欢乐季”。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hc/t1937950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土地呼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