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中农时代-土地呼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市场 >

伊通大力推广“土壤改良” 沃野良田丰粮仓

发布时间:2024-12-19作者:佚名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为农业大县,伊通牢牢守住农作物播种面积188万亩的红线,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23亿斤阶段性水平。“这一成绩与伊通持续保护好黑土地分不开。”伊通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对“稳产保供”深有体会。

  2020年以来,伊通满族自治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县建设目标,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开展黑土地保护工作,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让“中国饭碗”装更多“伊通优质粮”。

  推广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让部分秸秆回田覆盖,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增加耕地有机质含量,化肥施用量相应减少20%。目前,“梨树模式”已占耕地总面积的34%。大孤山镇新宇家庭农场,在5个村屯托管和承包耕地,多年稳定在4000亩。实施保护性耕作前,这里的白浆土耕地,玉米亩产才500公斤。实施保护性耕作后,亩产达到1000公斤,产量增加了100%。“我们村山岗、坡地多,以种植玉米为主,通过梨树模式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后,开春时保墒,苗期时保苗,部分土地深翻后秸秆被扣埋深土层,土质变疏松了,促进了增产增收,每公顷土地湿粮产量达到2.5万斤至3万斤。”黄岭子镇蟒丈村书记说。

  运用秸秆深翻还田技术。把秸秆深翻至25—30厘米深度,使秸秆在土壤底层自然腐熟,土壤耕层中有机质含量每年大约提升1%,且磷、钾含量均有明显增幅。这种模式占伊通耕地总面积的8.2%。三道乡鲲鹏家庭农场,经营耕地3000亩,2019年起实施秸秆深翻还田,白浆土低产地深翻两年后全部达到丰产田产量,增产一倍。

  实施粪肥还田模式。2021年起,在靠山、大孤山、小孤山、三道等乡镇推广粪肥还田模式,建立4处粪污处理厂,将畜禽粪便集中收集,掺入30%秸秆发酵形成有机肥,每亩地减少10%的化肥投入,并使土壤耕层中的有机质含量每年提升2%左右,既减少了种植成本,又解决了污染问题。去年全县粪肥还田2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11.9%。靠山镇庄家村博硕家庭农场,实施粪肥还田4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改善,原来每公顷施肥10吨,现在施肥8.5吨,减少15%的化肥投入。“原来村民家的垃圾到处扔,天一热散发出的味道特别大。现在不一样了,路边设有垃圾箱,每天定时清理,环境干净多了。”马鞍山镇北岗子村村民徐先生说。

  探索水稻秸秆打浆还田模式。水稻机械收获时,将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地表,并利用稻田残水打浆还田,促进水稻秸秆肥料化利用。这种模式正在试验推广,实施面积2000亩。伊通镇大农长丰合作社实施面积1000亩,实现了全量秸秆打浆还田。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412/t20241212_90088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土地呼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