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中农时代-土地呼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节约粮食即增产 减少损耗即增效

发布时间:2024-12-19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问题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作出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当前,“光盘行动”渐入人心,“舌尖上的浪费”有所改观,餐饮浪费得到遏制。但餐厅、食堂等场所几乎整盘不动的菜、咬了几口的馒头包子被倒掉的现象仍不时发生。

  减少餐饮浪费,就相当于增加了粮食有效供给。强化青少年教育和勤俭节约家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督促商家加强按需适量点餐提醒、加大推广小份餐品力度,开展厨余垃圾分析评估、加快建设“智慧食堂”等措施应进一步深入推广,让节约成为社会共识和行为自觉。

  除此以外,还要高度关注粮食在上餐桌之前的损耗浪费。据测算,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产后环节损失量每年在700亿斤以上,接近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

  中国农科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食物损耗浪费率约为22.7%,按2021年产量计,共损耗浪费4.6亿吨食物,可满足1.9亿人一年的营养需求。数字触目惊心,反映出当前我国粮食损耗浪费现象依然严重,必须下大力气从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上查漏补缺,推动全链条节约、减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供需紧平衡的格局没有变,对每一粒粮食都要十分珍惜。

  收割机精细化作业水平不足导致脱粒不完全,反复装箱、多次搬运导致损耗过高,过分追求“精”“细”“白”导致粮食利用率偏低,麸皮、稻壳、碎米等加工副产品难以得到合理利用等都是老大难问题,亟待从理念、加工方式、技术等全方面破解。

  节约粮食即增产,减少损耗即增效。中国人端好、端稳自己的饭碗,节约、减损的意识要加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要落到实处。 (据新华社)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941264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土地呼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